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當“中國式家長”成為游戲,你會更理解父母嗎?
游戲還設置了家長的“面子對決”,這被不少試玩過游戲的玩家認為“超寫實”。在“面子對決”中,孩子通過練習獲得的所有特長,都會成為家長跟別人攀比炫耀的“戰斗武器”。
劉禎浩向記者介紹:“如果讓父母面子對戰贏了,就可以獲得更多獎勵,成長也會更好;而如果特長放完了攻擊力還不夠的話,玩家就會目睹角色的媽媽在各種冷嘲熱諷中敗下陣來。”
在游戲中,玩家會體驗到0-18歲完整的經歷。這其中有上學、考試、畢業,甚至相親、就業等等。最終游戲會根據玩家發展的特長給出不同的職業結局。劉禎浩說目前已有八十多種結局設定。
而當結局出現、游戲結束后,這一代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將會作為下一代孩子的父親。玩家可繼續進行下一代游戲。同時,上一代的職業、性格、配偶,會影響到下一代的基礎屬性、零用錢等等。
“我們更希望孩子與家長能互相理解”
劉禎浩告訴記者,要做這樣一款游戲至少在一年前就被兩人列入了計劃當中。
作為80后,兩位游戲制作人都對“中國式家長”有充分體驗。“大家普遍成長過程中的那些問題,比如家里資金沒有那么寬裕,想要的東西沒法得到,家長苛求學習成績等等。這類事都會經歷。”劉禎浩說。
同時,近年來在一些社交媒體上,也存在著一些吐槽自己家長的網友。最為著名的例子是,前幾年豆瓣上一個名為“父母皆禍害”的小組,曾引發廣泛關注。而游戲中的很多吐槽,其實都來自于網絡上孩子們的不滿。
劉禎浩坦言,做這款游戲的目的并非放大某一方不滿的聲音,“我們更希望孩子與家長能相互理解”。
他說,當孩子玩過這款游戲,會更理解大人和現實社會,“最終能明白家長的一些東西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過方式不太對”;而如果家長玩了這款游戲,再經歷過一遍成長歷程,“更能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更謹慎地去決定自己對孩子的方式”。
對于獨立游戲,劉禎浩和楊葛一郎都更偏向于把它看作純粹的藝術形式,“和小說、繪畫是一樣的,是一種比較綜合的藝術形式”。
楊葛一郎告訴記者,他希望在玩家“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父母是愛你的,但只是表達方式不同;我們也是愛父母的,只不過有時說不出口”。
今年春季,游戲基本完成;5、6月,游戲在網上供玩家試玩的同時,也出現在一些展會中。
劉禎浩告訴記者,自己也沒想到,這款本來給孩子設計的游戲讓不少“中國式家長”也產生了興趣。
“在展會里,我接觸到的很多媽媽也會想去玩,她們會覺得培養一個孩子是挺特別的經歷。有人甚至會帶著孩子去玩,他們可能愿意去了解教育方面的東西。還有人以前就不太玩游戲,在測試群里還有人在問怎么下載,一看就是從來都沒玩過游戲的。”
在這款游戲的宣傳片中,記者注意到有這樣兩句話——“父母愛我們,總是用錯方式;我們愛他們,卻不主動擁抱”以及“我們花一輩子等待父母理解,父母花一輩子等待我們說謝謝”。
這應該就是兩位游戲制作者想要表達的。(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中國式家長 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