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謹防在生態城鎮建設中造成生態破壞 ——陜西省政協月度協商聚焦沿黃生態城鎮帶建設
“各地進度不一,急于建設布局一些形象項目工程,反而造成生態資源的破壞和浪費。”10月9日,陜西省政協召開“沿黃生態城鎮帶建設”月度協商座談會,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姚炬結合在前期調研中了解的情況,發出了這樣的警告。
沿黃公路渭河特大橋(8月8日攝)。沿黃公路是陜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大公路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新華社記者 邵瑞攝 文/郝云菲
沿黃公路是一條沿黃河區域縱貫陜西南北的交通線,全長828.5公里,經過渭南、韓城、延安、榆林四市,隨著去年8月28日通車,一條兼具生態、觀光、旅游、文化、城鎮發展諸多功能的經濟帶也隨之具備了雛形。沿黃公路通車當月,陜西省政府就印發了《陜西省沿黃生態城鎮帶規劃(2015-2030)》,其中明確提到要“敬畏黃河、熱愛黃河、融入黃河”,圍繞生態文明、文化傳承和發展兩大重點任務,細化深化生態建設、文化旅游、特色村鎮、產業發展、綜合交通、市政設施等方面內容進行設計,將沿黃公路打造成一條城鎮帶、產業帶、文化帶、旅游帶、生態帶。
“我省推動實施《規劃》以來,沿線各市縣紛紛以此為發展契機,但由于各自的發展規劃起點不高,本地區發展規劃與中央、省區域發展規劃銜接、融合不夠,統籌不夠,缺乏更加詳盡的專業子規劃的支持和進度安排。結果造成城鎮化建設的主次不明,鄉村建設缺乏特色,產業發展與區域發展定位不夠清晰。”姚炬擔心,這樣反而會在生態城鎮帶建設中造成生態資源的浪費。
“生態環境保護是沿黃生態城鎮帶建設的重中之重。”姚炬建議,要依據《規劃》制定詳盡的生態環境保護方案,將生態環境保護貫穿于每一項規劃設計之中,每一項施工推進之中,每一方面的旅游管理之中。
“沿黃城鎮帶規劃建設要從秦晉大峽谷整體發展角度來把控。”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王樹聲看來,秦晉大峽谷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具備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潛力和基礎。“秦晉大峽谷是黃河垂直下切巖石侵蝕而成,綿延700多公里,具有獨特的地質地貌,是世界性的地理標志,其典型代表就是壺口瀑布。它同時也是重要的文化廊道,神木石峁遺址,府谷、佳縣、吳堡、韓城等古城等都具有很高的科學與藝術價值。”
王樹聲呼吁,要從長遠著眼、高點謀劃,樹立世界遺立的理念,提高對該地區價值的認識,把生態環境建設和文化保護傳承放在首位,堅決避免大拆大建,力求在保持原有地質風貌和文化遺存的前提下推進開發建設。
省政協委員、西北(陜西)國際招標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宋阿麗,也同意建設沿黃生態城鎮帶要先解決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她提出,要鼓勵優先發展林業、休閑觀光旅游等低碳、綠色產業,堅持生態優先戰略。同時她還建議實行沿黃道路景觀“路長制”,按行政區域設分段管理權限,由“路長”負責,推進景觀帶加快建設。
“由于缺乏宏觀管理機構統籌協調,各市呈現各自為戰態勢,經濟發展、設施建設、產業塑造,甚至道路兩側綠化美化等均無統一規劃。”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陜西省委專職副主委趙力強認為,推動沿黃生態城鎮帶建設一定要在省級層面成立發展管理協調辦公室,同時還要建立沿黃觀光公路管理協調機制。
“一個大的規劃,必須有相關專業子規劃相支持,因此要完善細化各項規劃方案,科學統籌各種產業布局。”“由于沿黃城鎮帶處于陜西、山西省交界,所以要加強跨省際協同合作。”此外,委員、專家們還建議,要加強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旅游觀光便利和品味,以“旅游+”為抓手,帶動區域產業融合發展;結合國家政策,融入扶貧、鄉村振興距略元素等,通過基礎設施提升、生態恢復、文化復興等手段,促進區域內產業轉型升級,共同推進沿黃區域的開發。
在聽取大家發言后,省政協主席韓勇指出,一定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沿黃生態城鎮帶建設成為黃河流域生態建設新高地和引領沿黃經濟帶發展的新引擎。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生態 城鎮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