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樂山市沐川縣:產業扶貧彰顯生命活力
不走傳統大開發的老路,一個邊遠山區貧困縣能否擺脫貧困?如何擺脫貧困?
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國家烏蒙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縣沐川,用9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實踐,對此給出了務實回應——生態發展,綠色崛起。
這是新時期的發展觀,也是可持續的方法論。
□楊心平(圖片由沐川縣委宣傳部提供)
生態脫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溫潤清雅,水墨韻味。走進沐川,撲面而來是一望無際的綠。77.34%的森林覆蓋率,18個國家級和省級生態鄉鎮、128個省級和市級生態村,昭示這片土地的盎然生機。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9年脫貧路,沐川交出一份靚麗的答卷:累計減貧48949人,貧困發生率從2011年的23.4%降至2018年的0.7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1年的5323元增加到2018年的14254元,在2018年四川省41個中低收入類區縣中位列第一。2018年6月,沐川縣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國家嚴格的脫貧考核;8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退出貧困縣序列,在樂山市率先脫貧摘帽。2019年一鼓作氣,全縣貧困人口8753戶28651人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貧困發生率降至零。
9年脫貧路,沐川全域森林覆蓋率由71.5%提高到77.34%,成功創建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工程建設試點縣。
9年脫貧路,縣域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實現農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消除絕對貧困的社會理想,在沐川大地已然是一種活生生的事實,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
生態脫貧加力加勁,“四大戰役”久久為功——
“藍天戰役”推進重點企業排放提標改造,強制淘汰關閉23家落后產能企業,全縣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100%,全年空氣質量優良;
“凈土戰役”關閉小水泥、小化工、小煤窯,減少煤礦6家,壓縮煤炭產能48萬噸;
“碧水戰役”關閉土造紙作坊1247家,終結土造紙作坊100多年歷史;大力保護“母親河”,全面落實“河長制”,拆除舟壩、黃丹電站庫區6300多口網箱;全縣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均達到或超過Ⅱ類標準;
“消固戰役”提升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和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水平,建立“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垃圾收集處理系統,全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100%。
不搞大開發,生態大保護。牢牢扭住脫貧攻堅這個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發展機遇,沐川實踐雄辯地證明:生態屏障就是綠色家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魚”和“熊掌”可以得兼。
產業支撐
“綠色銀行”生生不息
“公路修到山頂上,產業建在藍天下。”基礎托底,產村相融,沐川生機盎然。
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從生態農業到農村電商,從特色種養到鄉村旅游,從金融造血到產業崛起……循著產業扶貧這個根本之策和根本出路,沐川縣脫貧攻堅內生動力噴薄而來。
實驗室—自主技術裝備—基地種植—精深加工—消費終端,四川森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農、工、貿”產業鏈條一氣呵成。
從綠色中來,到千家萬戶中去。森態源以其獨有優勢,領跑樂山農產品加工出口企業,今年預計實現出口創匯2000萬美元。
肩挑兩頭的森態源,堅定走綠色有機之路,魔芋膠、魔芋面、魔芋米、魔芋微粉等數十種魔芋制品獲得歐盟、美國有機認證和其他多個國家的國際準入認證,產品遠銷日本、泰國及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帶動沐川及周邊貧困地區種植魔芋,發展會員3250戶,種植魔芋21000畝,年產魔芋42750噸,帶動農戶年增收1.54億元。
扎根生態綠色,業界新秀四川金惠晨達農業有限公司集開發、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以半固態復合調味料、醬腌菜生產加工為主,中藥材及有機蔬菜種植為輔,“飯噠”牌醬菜系列、“金惠華強”牌火鍋料及調味料等系列產品取得“四川扶貧”集體商標認證,2018年實現產值5000萬元。
不獨森態源與金惠晨達,永豐漿紙、一枝春茶業等老牌龍頭企業的生態產業之路也是漸行漸寬。原來單純的農作物生產,搭載市場主體的接入,一腳踏進農產品加工、流通乃至文旅領域,一產接二連三,生態、產業、脫貧增收多方共贏。
產業帶越陌度阡,產業園星羅棋布,“五業六帶百基地”產業新畫卷鋪展。林竹、茶葉、林下養殖、果蔬、中藥材五大優勢主導產業縱橫交織,五指山、五馬坪、天馬山、馬邊河、沐溪河、龍溪河“三山三河”六大脫貧奔康產業帶串珠成鏈,縣域集中連片產業基地達到328個,1000畝以上園區140個。161萬畝林竹、22.1萬畝茶葉、11.6萬畝果蔬、4.5萬畝中藥材,生態養殖烏骨黑雞、山羊等480萬只(頭),綠色產業蓬勃興旺,“綠色銀行”生生不息。
產業扶貧喚醒主動,打開發展想象空間。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產業經濟,沐川人民家底日漸殷實。
大生態觀
全域開放綠色崛起
“鍵盤一敲,賣到脫銷。”風一樣的電商,為山區沐川裝上飛翔的翅膀。
“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四川省電子商務脫貧奔康示范縣”——代表產業新生態新物種的兩項殊榮,2017年雙雙花落沐川。產業崛起,電商加持,沐川決戰決勝全面小康。
生態文明觀,本質是開放包容、可持續的發展觀。沐川電商的風生水起,為之提供著生動注解。
借力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沐川與浙江江山4家電商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設立“沐品進江”展示館,在300多家“左鄰右舍”門店設立直銷點,茶葉、肉制品、水果、休閑食品四大類20余種沐川農特產品“云”游四方。
現摘即發、訂單制作、產地發貨,搭載電商快車,沐川獼猴桃、茶葉、竹筍、老臘肉、魔芋等農特產品“飛”出大山,走進千家萬戶。
全域開放,內外兼修,這是沐川綠色生態農特產品組織化、規模化“觸電”的一個縮影。
農特產品上“云”,產銷高頻對接。云上線下廣覆蓋,沐川建成電商孵化中心和村淘、京東、易田等服務站點300余個,鄉村級電商服務覆蓋率100%。農商對接、農超對接,特色生態農產品進商場、進超市、進高速公路服務區,2018年沐川電商帶動農產品銷售2.5億元,同比增長24.5%,2019年預計實現3.2億元,同比增長28%。
開放包容的大生態觀,不只表現在產業形態,更成為沐川人的傳承與守護,浸潤在格局和細節中:《烏蒙沐歌》本土原創實景劇濃縮歷史,關照現實,映射天人合一的人文生態;沐川農耕博物館,展現的是農耕活態形態,承載的是返璞歸真的大美;沐川美術館、規劃館,呈現的是藝術更是思想;桃源山居,鄉村即景區,農村即城市……
沐川生態脫貧、綠色崛起的實踐與探索,持續彰顯生命活力。
關鍵詞:產業扶貧彰顯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