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產業轉型升級:巧換賽道天地寬
不久前到安徽一家工業機器人企業調研,了解到近兩年該公司發展勢頭良好,營收、研發投入均保持穩定增長。在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高速增長迎來拐點的大背景下,這家企業卻實現了“逆勢而上”,令人印象深刻。細問原委,這與巧換賽道、開辟市場新空間大有關系。
過去一段時間,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迅速,帶動了本土機器人企業興起,機器人產業規模也連續數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不僅有效緩解了人力成本上升等問題,而且促進了產業結構升級。然而,隨著市場逐漸飽和、技術革新不足,快速增長的紅利開始漸漸消退。
工業機器人是高技術密度行業。市場環境欠佳,自然就要向產業高附加值延伸。但現實中,憑借先發優勢和數十年的技術積淀,以及在產業鏈上深度耕耘,國外幾家知名品牌占據了工業機器人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大部分的份額。相比之下,由于在核心硬軟件上存在不小差距,本土機器人企業大部分以組裝集成和代加工為主,不僅難以進入汽車、家電、建材制造等中高端市場,而且在搬運、碼垛等傳統低端市場也面臨著低價競爭的局面。
“高”的上不去,“低”的又擁擠,新的出路在哪里?安徽這家機器人生產企業果斷打破慣性思維,在做好產品研發的同時,主動分析行業發展趨勢,敏銳抓住工業機器人應用的新場景。比如,緊跟電子信息行業不斷升級的趨勢,投入資源做好相關的機器人集成應用;摸透食品加工行業的需求,專門調試設備的軟硬件參數;針對衛陶生產的特殊性,設計噴涂性能好的機器人……由于應用場景新,和國際品牌幾乎處于同一起跑線上,有效避免了在傳統領域扎堆競爭、惡性競爭的情況。正是由于打開了細分市場的缺口,這家企業取得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其實,工業機器人行業的起伏只是冰山一角,我國其他一些產業發展的經驗,也可以印證巧換賽道的必要。比如,追趕汽車制造強國絕非朝夕之功,但在電動化上的不斷發力,使我國在全球汽車動力電氣化技術轉型上贏得了發展先機;與發達國家互聯網基礎軟件和底層硬件上差距明顯,但在人臉識別、語音識別、人工智能芯片研制等方面的研究應用上,我們正走在世界前列。面向未來,5G通信、量子計算、區塊鏈技術等,都可能成為換道超車的突破口,充當起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劑。
新賽道往往意味著新的機遇,蘊含著新的可能。眼下,我國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提高附加值是必由之路。一方面,需要唱響自主創新的主旋律,努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迎頭趕上,提升在全球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應積極利用新技術,拓展新市場,謀劃新空間,做好布局,揚長避短,駛入創新發展的快車道。
當然,換道不是喊口號,也不是做姿態,成功更不會從天而降。能夠在技術和產業發展中找到一條出路,一定是在原有路徑上深耕細作、厚積薄發的結果。巧換賽道不是標新立異,更不是投機取巧,而恰恰要求我們在關鍵核心技術上苦練內功。惟其如此,我們才能不斷發現新的風景,創造新的輝煌。
(作者為人民日報經濟社會部記者)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機器人 產業 升級 賽道 轉型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