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全國政協常委胡剛:加快健康產業發展推動健康中國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6日參加醫藥衛生界和教育界委員聯組會時強調,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這為我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醫衛發展新格局。加速推進“健康中國”指明了方向。作為“健康中國”的關鍵一環,加快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面臨難得機遇,我們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新發展模式,強化制度保障,增加健康服務和產品供給,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發展健康產業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必然需求。在結構性過剩大背景下,健康產業仍是少數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整體需求的產業之一,而且將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存在發展不平衡和有效供給不充分的情況。這種巨大的民生需求,將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突出。
發展健康產業是推動經濟結構升級的潛在關鍵。一方面,健康產業具有覆蓋范圍廣、產業鏈長的特點,關聯產業眾多,具有發展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潛力;另一方面,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涵蓋了擴大健康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近年來,我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0年已超過8萬億元,GDP占比約為8%,可見健康產業后續發展潛力巨大。
發展健康產業是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保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國現有的公共衛生安全體系雖然大體經受住了考驗,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和短板,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同時,公共衛生安全體系建設是龐大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巨大的財政支撐。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加快健康產業發展,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加快健康產業發展應堅持以下原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堅持以提高人民群眾健康保障水平為根本目標;堅持公益屬性和市場引導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加快健康產業發展,還應著力解決以下的突出任務:
一是加大研發力度,補齊技術短板。目前健康產業不少領域仍存在技術短板,部分先進藥物和醫療器械依賴進口,必須大力推進技術進步,提升健康產業科技水平。要著力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鼓勵產學研結合,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醫療衛生領域技術產權保護力度,促進研發-市場-研發良性循環形成。要加強引入技術消化和再創新力度,適當給予政策傾斜,推動引進先進技術吸收消化再創新,尤其是盡快實現部分人民急需救命藥國產化。要支持企業培養高素質研發人才,以科研補貼、稅收優惠等措施,幫助作為健康產業主體的企業培育一支以市場實際需求為導向的研發隊伍,增強國內健康產業領域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是積極應對人口年齡結構變化。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也愈發明顯,新生人口逐年下降,預計到“十四五”末,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會超過20%。同時獨生子女父母普遍步入老年階段,一對夫妻4個老人的家庭結構性養老壓力將持續增大。巨大的養老壓力光靠政府承擔并不現實,需要各方參與和協作,作為未來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必須大力推進養老和相關產業發展。一方面要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鼓勵社會參與養老行業,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另一方面要增加老年人所需的健康產品服務和供給,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人健康需求。
三是應重視中醫藥產業發展。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對取得抗疫勝利意義重大,再次證明了中醫藥的重要作用,應趁勢抓住機遇,大力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要建設完整中醫藥產業鏈。從源頭上鼓勵中藥種植、初加工產業;中端系統性整理搜集藥方,推進中成藥、中藥制劑產業發展;終端流通階段創新營銷方式、拓寬國內外流通渠道。要提高中醫藥研發水平。著力推進中藥研發、中醫藥人才教育培訓、相關信息技術與軟件開發,參考現代醫學技術方法開展臨床實踐、循證醫學研究,傳承創新中醫藥診治方法。要引導中醫藥產業國際化。逐步實現中醫藥產業標準化規范化,打造嚴格質量監管體系,推進中醫藥與世界各傳統醫藥間的交流與合作,逐漸引導國際社會理解和接受中醫藥醫療模式及價值理念。
編輯:何方
關鍵詞:健康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