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建言立論
準確把握新時代政治協商工作的政治屬性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高度凝結建黨百年政治協商工作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經驗,為做好新時代政治協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深入學習貫徹《條例》精神,準確把握新時代政治協商工作的政治屬性,才能在履職實踐中進一步堅定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強化政治要求、彰顯政治優勢。
準確把握新時代政治協商的黨派性。政黨制度是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實現形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創造了新的政黨政治模式,在我國政治和社會生活中顯示出獨特優勢和強大生命力,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條例》從政黨政治的角度清晰界定了政治協商的內涵和方式,從而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體系中賦予政治協商工作以鮮明的黨派特征。
人民政協是實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從成立之日起就具有黨派性。毛澤東同志指出,政協是各黨派的協商機關。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是成立政協時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人民政協要通過有效工作,努力成為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做好新時代政治協商工作,必須把握和體現黨派性,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政治協商全過程、各環節,教育引導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始終同中國共產黨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準確把握新時代政治協商的人民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協商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形式,要牢牢把握協商民主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重要體現這一基本定性,堅定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政治立場,站在國家和民族整體發展目標高度,服務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人民性也是政協組織的本質屬性。人民政協只有堅持履職為民,才能永葆生機活力。做好新時代政治協商工作,要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積極協助黨和政府增進民生福祉,切實做到人民政協為人民。要在政治協商中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協商議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植根于人民的創造性實踐,確保政治協商始終關注“國之大者”,做到與黨政工作同頻、與人民心聲共振。
準確把握新時代政治協商的統戰性。毛澤東同志說過,所謂政治,就是把擁護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繼續前進,就必須增進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條例》把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作為重要立法目的,通過黨領導的政治協商工作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提升政治協商效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
人民政協作為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統戰屬性是人民政協最基本的屬性,統戰職能是人民政協最基本的職能。做好新時代政治協商工作,要樹牢統戰意識,提升統戰本領,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團結統戰功能,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在政治協商中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以協商聚共識、以共識固團結。要用好人民政協這一平臺,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把更多人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推動形成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
準確把握新時代政治協商的廣泛性。政治是眾人之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樣樣是政治,樣樣離不開政治。《條例》基于政治的公共性和廣泛性,明確規定了政治協商內容,可以說涵蓋了方方面面。通過廣泛深入協商,發揮好政治協商作為凝聚智慧、增進共識、促進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途徑,使國家和社會治理具有更為深厚的政治基礎。
人民政協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政治組織。做好新時代政治協商工作,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代表性強、包容性大、聯系面廣的特色,從協商主體、協商內容、協商載體、協商方式上著力把握和體現廣泛性。特別是要按照形式與內容相匹配的要求,增強協商活動計劃性、提高協商議題針對性,合理運用全體會議、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會和協商座談會等靈活多樣的平臺載體,推動政治協商活動鄭重有序而又生動活潑地開展,做到重點性協商和經常性協商相輔相成,工作實踐和制度完善相互促進。要在協商中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主體地位、民主集中制要求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作用、處理好各種復雜的政治關系緊密結合起來,既尊重多數人的意愿,又照顧少數人的關切,從制度上保障協商成果有效落實,促進形成真正的、廣泛的、更為緊密的大團結大聯合,使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更好地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和行動,切實發揮政治協商對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研究室。本文系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廣西研究基地課題研究成果。)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