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12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二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二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建言“建筑產業化”發言摘登
●陳昌生:
全國政協委員
關于住宅產業化的幾點思考。
一、 住宅產業化的狀況和發展趨勢。我國于1994年正式提出住宅產業化概念。此前在20世紀50-70年代有兩次建設的高潮,已經初步形成了住宅工業化體系,但最后并沒有像西方和日本實現住宅產業化。這與當時的經濟、技術、管理、材料等方面水平落后有關,最重要的是在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缺乏技術創新的動力。改革開放后,由于市場的多元化需求,住宅的商品化,原有的工業化住宅體系逐漸退出了建筑市場。原建設部于1996年提出《住宅產業現代化試點工作大綱》,1999年提出《關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見》,并在多個城市進行試點,為住宅產業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 對住宅產業化發展的狀況評估。1.住宅產業化所需的市場和技術條件已完備。2.住宅產業的科技含量仍處于較低水平,設計和研發力度不夠,新技術新材料的轉化還滯后。3.住宅工業化生產體系尚未形成。4.住宅企業間缺乏有效的社會化協作,技術門檻低,中小企業多,產業的集中度過低。5.住宅產業距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還有距離。住宅產業還沒有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三、 住宅產業化應該關注的問題。國家、行業主管部門及企業、產業從業人員合力推進住宅產業健康發展,盡快制定和住宅產業化相關的國家行業標準、規范、法規,同時也要對現行標準、規范進行修訂,以適應住宅產業化
發展大趨勢。加快推行小城鎮控制性規劃。建立國家級和民間的試驗和檢測中心,在建筑產品推廣使用前,做充分的試驗。住宅產業化應該多元化、分層次發展。加快推進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大力發展環保、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建材、建筑構件、模塊。推行精裝修住宅,菜單式精裝,產品可追溯,可減少二次污染對環境的破壞,可列入住宅產業化體系。在住宅建設中,推行配套雨水回收系統,加大中水系統的覆蓋面。要建立以設計、研發、建筑產品生產、安裝、施工、精裝修、組織管理一條龍式的大型綜合型企業;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交鑰匙工程。建議國家出資,根據地方的氣候特點和文化背景,編制豐富多元的新農村民居建筑通用圖集。
●黃艷:
全國政協委員
住宅工業化或者產業化為什么沒有在中國發展起來?原因包括:
低成本的勞動力。傳統住宅建設模式適應低成本和低技術技能勞動力,企業沒有轉變住宅生產方式的動力。1980年以來,我國住宅供給機制實現全面市場化,政府有計劃的住宅建設統籌越來越少。傳統住宅建設模式迎合了住宅市場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也對原有住宅工業化生產方式形成較大沖擊。分散的建造模式,開發商投資、施工企業建房,內裝公司裝修,物業維護,沒有任何一方為業主提供全責服務。而缺乏整體和持續性推動,也使我國失去了寶貴的產業生產水平提升機會。
但是最大原因還是主觀的,住宅工業化沒有被作為一項重要國家戰略問題對待,我國大規模住房建設工作中所包含的民生、城鎮化、產業提升轉型、資源環境等問題等被當做一項項單獨的工作。
目前把住宅產業化作為國家戰略推動的基礎和動力是什么?
首先是資源和環境嚴重矛盾倒逼。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比重達28%。同時,建筑資源化利用率不足10%,而歐盟國家達到50%。勞動力成本上升也在倒逼,低廉勞動力紅利時期已經結束。建筑工人需求量暴增,但卻后繼乏人。還有對住宅質量和壽命要求提高的倒逼。目前,造房方式解決不好管道、防水這些內涵質量問題。同時,制造業發展基礎已經具備支撐能力,一些制造業企業已經逐步關注和進入住宅產業化領域。
對此,我建議:一是要把以建筑工業化實現建筑行業、房地產業的轉型升級上升為國家戰略加以推動。政府可給予開發商一定優惠政策,建立承建商表現評分系統等。在推動方式上,制定全面系統的推進政策,全產業鏈推動住宅產業化;二是建立和完善住宅產業化標準體系,包括工業化建筑標準化、模數化,構造連接方法的標準化和部品集成化等,滿足建筑主體統一要求;三是在大規模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強力推行工業化住宅。轉型一些有基礎的央企,重點承擔政策性用房建設和技術應用與推廣任務。
●繆昌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兼首席科學家
推進工業化建筑只有被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來推進,才能得到發展。而一旦國家戰略定下來,相應的措施都要跟上并且持續下去。另外,我們在計算建筑成本的時候,要考慮長遠利益,一味降低成本,會使得很多方面受到限制和影響,所以,國家也要從政策上引導,給予補償。
同時,我們要加大工業化建筑的創新力度,重視基礎及應用技術研究。從專業角度說,如果在模塊方面考慮不完全,會帶來致命性傷害,所以要系統性考慮,建造好之后是不是跟新規范、新標準一致。要摒棄建筑工業化就是裝配式建筑的舊觀念,應將工業化建筑構件與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組合使用,工業化建筑重點在具有隔熱保溫、隔音優異功能的內外墻體、樓面板、樓梯、陽臺、整體衛生間及廚房等組合件的工業化生產上。要參考學習國外一些城市的地下管道網線建設。
另外,我們國家的規范滯后。現在全部是國家建研院在制定,但國家建研院改制成企業后,關注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又要做規范,住建部劃撥經費也不足,給技術發展帶來很多問題。比如:建筑鋼筋的規范,我國目前大概是一平方米550公斤,但美國的規范已經到了1000多公斤每平方米。我們一般的體育場設計,大概都在一平方米100-200公斤,但美國有一個體育場,是30公斤,這是什么概念?這些問題要研究、要立項,但我們住建部沒有經費,就要去科技部,但傳統建筑又很難在科技部立項。規范滯后,影響了建筑行業科技進步,盡管其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設計人員也只能束縛于此。
有了規范之后,還要有標準,還要有途徑,我們應該將其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推進,而不是星星點點去做,那樣做下來,沒有生命力,也會失敗。
關鍵詞:建筑 住宅 產業化 體系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