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民營經濟的兩會期盼
融資、雙創、法治、走出去……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地方兩會進入尾聲,各級政協委員通過不同渠道,表達了對民營經濟新的期盼,同時,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建議、意見和觀點,期望推動民營經濟在“十三五”開局之年,能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新關鍵詞之法治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河北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范少明調研發現,盡管近年來河北省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已經大為改善,但是仍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民營企業的稅費負擔依然過重,民間投資領域的“玻璃門”“彈簧門”依然存在,民營企業在項目審批、銀行信貸支持、土地供給等方面依然難以與國企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范少明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首要的是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通過立法和行政等手段,來促進市場主體的公平競爭。未來除國家明確限制投資的行業和領域外,所有行業和領域一律對民營資本開放,支持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平等參與競爭,形成各類資本互相融合、充分發展的格局。”
山東省濟南市政協委員、山東九陽集團董事長黃淑玲發現,目前與民營經濟有關的法律問題仍然不少。“重政策輕法律、重制定輕執行,相關法規政策落實不到位;行政執法職能交叉重疊、檢查項目過多、處罰隨意性大、執法監督不力;司法保障不夠公正,結案質量和執行效率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
黃淑玲認為,首先,有關政府部門要恪守法治政府定位,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其次,增強司法保障力度,杜絕法律適用不統一、不平等現象,切實解決民營企業遇到的司法不公問題。再次是把民營企業管理者作為普法重點,提高法治觀念。
同時,黃淑玲建議,要及時發揮好第三方的作用,“在為民營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和幫助的同時,及時提出改善民營經濟法治生態環境的意見建議;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已出臺的相關地方性法規政策落實情況進行梳理和排查,充分發揮第三方評估機構的溝通協調作用,解決政府與民營企業間政策信息的不對稱問題”。
編輯:薛鑫
關鍵詞:民營經濟 兩會 全國兩會 融資 雙創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