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熊貓風波”僅僅是一場誤會嗎
遍布杭州各大社區的“大熊貓”,似乎在一夜之間被輿論帶到了一場道德與法治的拷問之中。杭州電視臺《民情觀察室》經過暗訪發現,市民塞進熊貓肚子里的“愛心”,被商家給賣了,并不像當初所說的用在了慈善捐贈上。輿論一片嘩然,覺得被設置“熊貓”的申奇公司給耍了。
昨天下午,申奇公司、杭州市民政局、市城管委以及“綠色浙江”環保組織負責人,四方相約坐在一起,三頭對六面,向社會“懇談”自己的工作,解釋各自的責任。面對輿論質疑,這么快時間回應社會關注,可圈可點。然而市民關注的慈善話題,昨天退居次點位置,綠色環保以及商業盈利,反倒成為申奇公司主要解釋的內容。申奇公司覺得委屈,表示雖然2015年至今,捐出去的衣服僅占總量的5%至10%,但原來主要的目的是進行再生循環利用,“是媒體和大眾過度放大了大熊貓的慈善意義”。
表面看來,小區里大熊貓這次被揭底,是在設置這些熊貓箱的意圖上,部門與機構之間、機構與市民之間,屬于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誤會。但似乎很少有市民知道這個熊貓箱原來主要是用來做回收衣服的收集箱的,只是順帶了做做慈善。由此可見,在熊貓箱進社區時,至少相關部門和機構,沒把這個意圖給“點破”,這當然怨不得市民。
熊貓肚子被追蹤,對于市民來說確實感到震驚。這種震驚是非常樸素的,是有血有肉的,無論哪一方,都應該給予理解。畢竟對于市民來說,它是以慈善的形象出現在小區的,不是垃圾箱。但是可能市民確實也需要換個視角去理解公益慈善的另一面,這就是民營資本進入這個行業、這項事業的盈利問題,這也是很現實的。所謂無利不起早。很多市民可能覺得塞進大熊貓肚子里的是滿滿的愛心,這份愛心一分都不能被打折扣。如果真能做到這樣,當然是功德圓滿。但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作為一種嘗試,我們無法繞過機構運作的成本補償以及一定的盈利問題。關鍵是怎么把握好慈善與盈利的主次關系,把握好這個盈利點應該放在什么個分寸上。
如果最初挑明了說這個是資源再生工作,是一項經營活動,市民未必有意見。但大熊貓很曖昧地以慈善的形象進社區,人們就可以理解成這是在打慈善公益的擦邊球,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如今被揭慈善的形象不靠譜,反而覺得是市民會錯了意,這種委屈感是站不住腳的。
杭州社區的大熊貓問題,是新的慈善運營機制、環保運營機制,在探索過程中的監管與協調的磨合問題,市民與這種帶有慈善主題的運作模式,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機構與監管也有一個磨合的過程。輿論既不能因為出現問題就否定這種形式的初衷,但是組織機構與相關部門,更不能因為這個初衷很美好,就可以放松監管,就可以無限制地在這項慈善、環保事業的運作中拼命逐利。不管它的形式多么創新、不管它的理想多么美好,它終歸是慈善的,是綠色的事業,這個核心的本質,絕對不能偏離。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杭州“熊貓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