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放開異地高考,讓教育平權找到落點

2016年05月26日 09:43 | 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5月25日)有媒體報道說,廣東省今年全面放開了高三在讀的外省戶籍隨遷子女在廣東當地參加高考的限制。報道稱,今年共有9570名高三在讀的外省戶籍隨遷子女通過審核獲準在廣東參加高考。

公民受教育的平等權利,是憲法性權利。所謂憲法性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其意旨在于一切憲法之下的法律、規定、制度乃至機制都必須保護這種權利不受侵犯,保障這種權利順利實現。憲法性權利具有排他性,亦即具有排除一切其他次要、附屬權利的限制與牽制的性質。在現代社會,教育平權是社會公平的起點之一,是社會公正的基本特征。

當然,教育平權的標準是隨時代不斷提升和進步的。以中國而論,教育平權的標準是隨公民權利從憲法文本上的權利不斷在現實中找到落點而提升和進步的,是隨公民權利觀念和意識的啟蒙而不斷促使權利的具體化而提升和進步的。當下中國因教育平權問題而引發的社會沖突,正是觀念、標準與現實制度、體制之間的錯位和落差造成的。

在公民受教育權平等問題上,更具體地說在所謂隨遷子女異地高考問題上,不能平權的理由有許許多多,不能平權的借口也可謂林林種種,而平權的理由卻只有平權本身。但是,公民權利平等需要理由嗎?如果教育平權需要理由,那么,公民的生命權、人身權等其他權利的平等是否也都需要理由呢?如果認為受教育權可以甚或應該不平等,那無異等于承認公民的其他基本權利可以乃至應該不平等。

廣東是中國率先改革開放之地。廣東的經濟增長模式,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勞動力的巨大吞噬能力,打破了既有的社會管理制度將公民的活動范圍限制在一定地域的人身綁定,在一定范圍內實現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也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本應成為公民基本權利的遷徙自由。由勞動力自由流動和公民遷徙自由的實現路徑,可見公民基本權利是現代社會正常運行的基本構成要素。

上述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和公民遷徙自由權利的部分實現,其在整個中國的擴展,促進了教育平權標準的提升和進步,公民教育平權的標準不再僅限于綁定人身于戶籍所限地域的“有學上”,而是在生活地域的“有學上”。并且,還不止于“有學上”,也必須是不受歧視、權利平等的“有學上”。

也正是因舊有社會管理方式在“有學上”問題上造成的不平等,又生出了隨遷子女不能“異地高考”的問題。隨遷子女不能異地高考之所以成立,如果前推其支撐的邏輯環鏈,必然是勞動力不能自由流動、遷徙不能自由、戶籍制度的剛性大于公民基本權利的剛性等等,而這每一個環節本身都是權利的不平等。由不平等來論證不平等的合理性,其結論只能是不平等。

在具體操作上,廣東為全面放開異地高考經歷了三個階段。從2013年起通過積分入戶的隨遷子女可參加高考,到2014年起有合法穩定職業、住所并連續3年以上持有居住證以及繳納社保的外來工的、具有3年完整學籍的子女可在廣東參加高職院校錄取,再到2016年全面放開異地高考,不再限定只有中職學生可以參加異地高考,也不再限定只能報考高職院校。

廣東省全面放開高三在讀的外省戶籍隨遷子女在廣東當地參加高考的限制,是教育平權在中國的一個新進展。在中國許多地方,尤其是東部經濟先發地區,也完全有條件為教育平權找到落點,把紙面上的憲法條文變成現實中的公民權利。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廣東省 異地高考 教育 平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