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河長制”如何推動“河長治”
今后,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黨委或政府“一把手”將有一個新頭銜:“總河長”。根據1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在部分省區市近十年實踐基礎上,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負責制的“河長制”將在全國推行。
黨政首長負責,像抓糧食安全一樣抓水安全
“我就是一名自封的河長!”這是電影《河長》一句臺詞。
以2007年太湖水危機為題材的這部電影,被稱為“中國首部水危機主題電影”。演員呂良偉、周顯欣、牛犇主演的這部故事片,使“河長制”為更多人所知。
2007年5月,太湖藍藻大面積爆發,水源惡化,市民搶購純凈水。河道久無清淤、企業違法排污、農業面源污染嚴重……水污染,望聞問切,赤橙黃綠,臭不可聞,是癥狀,“病因”千頭萬緒,歸根到底是權責不清晰、考核不具體、獎懲不精確。
這年8月,無錫市印發《無錫市河(湖、庫、蕩、氿)斷面水質控制目標及考核辦法(試行)》,將河流斷面水質檢測結果納入各市縣區黨政主要負責人政績考核內容,各市縣區不按期報告或拒報、謊報水質檢測結果的,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2008年6月,江蘇在太湖流域推廣“河長制”:每條河由省市兩級領導共同擔任“河長”。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是河流管護第一責任人。效果立竿見影。太湖主要入湖河流之一的太滆南運河長期受污染問題困擾。江蘇省和宜興市兩級“河長”實地督查污染源、排污口,河流水質,沿河生態得到較大恢復。2011年至2016年,79個“河長制”管理斷面水質綜合判定達標率基本維持在70%以上。
此后,北到松花江流域,南至滇池,“河長制”走向全國。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8省市全境推行“河長制”,16個省區市部分實行“河長制”。
“河長制”邁出從“部門制”向“首長制”關鍵一步。就像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一樣,“河長制”可以說是“水缸子”首長負責制。“黨政同責,首長負責,像抓糧食安全一樣抓水安全,就一定能夠做到。”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李原園對記者說。
管護機制創新,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河長制核心是黨政首長負責制,破除體制頑疾,改變‘環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的尷尬。”江西靖安縣水務局局長王仕欽認為。
河流水環境好壞,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治水靠一個部門單打獨斗不行,必須統籌上下游、左右岸系統治理。“以前九龍治水,有矛盾的時候可能會因為溝通缺失,導致問題擱置。現在出現問題可以通過河長來協調、調度和監督。”江西省河長辦公室主任、水利廳廳長羅小云說。
縱向上,省級主要領導、市委書記市長、區委書記區長、鎮委書記鎮長、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各級“河長”形成治水“首長責任鏈”;橫向上,發展改革、財稅、水利、國土、農業、交通、環保、經貿、住建、工商、公安乃至監察組織人事部門各有分工、各具使命。限制向河湖排污、防治水體污染,嚴禁侵占河岸、亂采亂挖,河長制不僅負責河流“水質達標”,更是管好整個河流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河長 河長制 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