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誰泄露了購房信息?網上5毛能買一條
通常販子為了拿到一手貨源,都會隨時咨詢“上家”是否有新名單出現。“曾經我一天接到七八個電話,都是同一個販子打來問有沒有新信息的。”董林如是說。
想拿到一手貨源并不容易,除了需要和對方有著深厚的資源關系外,支付給銷售人員的高價“酬勞費”也必不可少。此前,老L曾得知重慶周邊有幾個樓盤剛開盤,但因為“錢給低了”,只能看著信息被同行搶走。
在成都某房地產售房部工作的劉浩(化名)印象深刻。2009年他剛涉足房地產行業時,就曾和當地一家裝修公司有過戶主信息交易的經歷。“當時‘行價’是一棟樓按照100戶人家計算,賣給下家的價格是2萬元。”
在巨額利益的誘惑下,包括劉浩在內的眾多銷售人員開始利用工作之便,將戶主資料從辦公室電腦中拷出后,轉手販賣給販子。
在劉浩看來,房產信息源頭泄露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就是偷資料。”如今隨著“內部人士”的逐漸增多,裝修公司所支付的收購價也開始越來越低。
劉浩算了筆賬:如果每條一手信息按8元錢計算,通常一個容納3000戶人家的樓盤,價格也僅為24000元,但能獨自將小區全部戶主一手信息得到的幾率幾乎為零。運氣好的話,也最多得到一兩棟樓信息而已,按照每棟樓150戶人家計算,也就2000多元。
除了價格越來越低外,風險過大也是劉浩收手的原因。信息販子和房地產公司內部人員“合作”途中,一旦其中一方出事,彼此必然會受到牽連。
近年來多起國內曾公開的各地公安系統抓捕銷售戶主信息的報道中,嫌疑人身份多為房地產商內部人員,而同時落網的“同伙”,往往都是第一手貨源商家。
2017年5月,據央視新聞報道,上海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4名犯罪嫌疑人全是房產中介。其中一筆交易,以1000元價格銷售當地150個小區共計10萬余條業主信息;2016年11月,西安市公安局所破獲的一起涉嫌陜西省內上千個住宅小區業主個人資料倒賣案件中,主要嫌疑人為當地某房地產中介公司人員和某房地產開發商工作人員。
6月11日,新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在房地產公司工作的銷售人員。他們坦言,房屋信息泄露主要源頭初期確實出現在銷售人員身上。但隨著工作年限和職位的變動,不少銷售人員因為價格過低、風險過大等原因選擇收手。加上房地產公司對信息保護日益嚴密,如今和販子合作的“內部人員”主力軍,逐漸過渡為物管公司人員。
“物管公司人員手中戶主信息齊全,被不少不追求‘意向客戶’的販子所看好,一些品牌的地推團隊往往都是在物管人員手中以低廉的價格購入信息。”劉浩說。
提升電銷成功率,家裝家電人員等買信息
“房產行業中下游需求量的日益龐大,也加大了從業者對戶主信息的需求量。”6月11日,新京報記者再次聯系上老L時,他如此說,“為了能迅速搶奪客戶資源,買業主名單是最快捷的辦法。”
據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家裝專委會于2016年12月所發布的數據顯示,如今家裝市場達到近2萬億元規模。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家裝從業者進入這個市場。
老L將自己手中的客戶按所從事的行業,列了先后推銷名單:一手資源優先賣給裝修公司,再銷售給家具家電客戶,最后再轉手給抵押貸款公司。“這順序不能亂,要跟著戶主裝修的進度走。”
但在戶主信息販賣市場中,并沒有任何保密性。客戶隨時可以變成競爭對手。不少裝修公司在使用完從老L手中買得的資料后,往往會將名單轉手賣給同行,這讓他在隨后的銷售中經常被告知“已經獲得戶主信息了。”
老L將這種行為稱為“金字塔銷售”:一手信息販子無疑是最上面層次的銷售源頭,而其下面的客戶同樣也擔任著銷售者角色。“越到后面市場越亂,價格從幾元一條跌到幾毛一條不說,甚至誰也不知道資源有多少人買過,下家也不知道買到手的資源是誰給的。”
6月11日,記者以信息販子身份聯系上重慶當地一位窗簾銷售商。在得知記者手中握有大量樓盤戶主信息時,對方立即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并一再追問記者是否“隨時都能提供最新開盤的樓盤戶主資料,以便于長期穩定合作”。
對方同時介紹稱,其手中也有不少樓盤戶主信息,手中的資源可以和記者相互交換,以便于彼此都能免費獲得更多的客戶信息,賺取更大利潤。
在得到這些客戶信息后,裝修公司除了打電話咨詢戶主外,還會通過專業的指向性短信群發,將自己的產品和賣點精準發送到客戶手機上,以便提高交易成功率。
“現在市場競爭激烈。為了搶奪客戶,必然會采取這些灰色手段。”一位在家裝公司擔任業務員的小列稱,“公司要求我們每天至少撥打300個電話,同時還有每個月的成功率考核,我們只能購買信息。”
而當地另一家家電銷售商對業務員的要求,則是每通過撥打電話簽下一個單,就能獲得15元的提成。如果每天沒完成200個電話,或者月底沒達到電話銷售數量考核的話,則會扣除績效獎勵。“這讓我們不得不去買戶主信息。”一位該公司業務員解釋稱。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購房信息 網上 5毛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