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聚焦點聚焦點
公方彬:什么樣的軍魂可以不朽
政治品格灌注崇高價值取向
中國軍隊與西方軍隊有不同的價值系統,因此造就了中國軍人與西方軍人的不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這方面的差異性從各個維度上都可以找到印證和答案,如果從文化傳統中尋找,西方重個體,由個體而群體,中國重群體,由群體而個體,這種起點與邏輯的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判斷。
當然,二者差異最大的方面,不是反映在文化傳統造就不同的軍事文化性格,而是政治品質的差異構成了不同的政治品格,而在更深層次構成各自的價值系統、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以及此基礎上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
我軍的價值系統和官兵的價值追求,有民族文化基因作基礎,但更主要的還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灌注于軍隊,或者說是政治品質決定著每個官兵行止,為什么說我軍存在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原因即在于此。
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對我黨領導開展的游擊戰很感興趣,請八路軍派人到廬山國民黨軍官訓練團講授游擊戰法,國民黨軍官聽后也很認同,但表示學不到,根本原因在于參加共產黨隊伍者沒有自己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們可以為信仰信念作出各種犧牲,直至生命,因此,集中作戰與分散游擊并無差異。國民黨官兵更多為個人利益被雇傭而來,有些還是被強征入伍,如此,集中作戰尚可維持,分散游擊必定很多人當逃兵。這一點,張學良在口述歷史中已經講得清楚:我早就告訴蔣介石,咱們打不過共產黨,他們雖然人數少,但每個官兵都知道自己為誰而戰,國民黨的官兵唱三民主義很熟練,但不知道唱的什么,沒有用心。
中國共產黨贏得執政權后,軍隊的使命任務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性質宗旨卻一脈相承。每一個軍人雖然都是從社會中來,一旦接受先進思想理論的武裝,就會樹立起為人民利益甘于犧牲一切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
正是我軍特有的政治灌注,才有了官兵這樣的行動:已經宣布撤銷的部隊或轉業的軍官,只要沒有離隊,一旦緊急任務到來,他們所作出的選擇一定是“再完成一次任務”。“98抗洪”,簰洲灣發生管涌,一個感人景象展現出來,道路一側是背對洪水的撤離群眾,而另一側則是迎著水流向堤壩急行的官兵,哪怕最終付出的是高建成等十幾名官兵的生命;汶川地震救災過程中,余震襲來不肯撤離的士兵哭著說:“讓我再救一個人,我還能救一個人。”至于戰場上給自己留下一顆“光榮彈”,已經成為“光榮傳統”。所有這些行動,多不屬于組織迫使,而是官兵們遵從其深及靈魂的精神追求與價值觀念。
另一種人文基礎上建立的軍隊,其價值系統或評價體系顯然不是這樣。我軍代表在參加中加軍隊交流時,介紹我軍的核心價值是為人民服務,平時實踐這種價值觀的方式是救災扶貧、參加精神文明建設,等等。對方表示很難理解,因為在其價值觀念中,軍隊就是遠離社會專注職守。
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核心價值,已經注入一代代官兵的靈魂深處,且通過文化傳承,以文化性格表現,以至于在承擔任何使命任務過程中,都自然而然顯現出強大的支撐力。有了這樣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判斷,就會形成文化性格,讓每個加入其中者被塑造。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軍隊 政治 官兵 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