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習近平同志所作的黨的十九大報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作出全面部署。我們要深刻認識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意義、科學內涵和主要任務,扎實推進經濟建設,為確保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充分認識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意義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務。上個世紀80年代,黨中央提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黨的十八大強調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大勢,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宏偉愿景,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加快形成先進的生產力,構建雄厚的經濟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顯著提高發展質量,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推進經濟建設的客觀要求。長期以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我國社會生產力。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超過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工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市場建設也都取得長足進步,社會生產總體上已不再落后。同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但是,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十分突出,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總收入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實現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良性互動。這正是持續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適應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呈現增速轉軌、結構轉型、動能轉換的特點。同時,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我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攻堅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期,國民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只有實現高質量發展,才能推動經濟建設再上新臺階。從國際看,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還在持續,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仍然曲折,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民粹主義以及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只有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更是我們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必須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供需動態平衡,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爬坡過坎,攻堅克難,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深刻領會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科學內涵
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高質量發展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和轉型之要,提高效率效益是發展的永恒主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企業生產經營和整體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不斷提高。目前,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超過90%,重點工程質量優良率達到10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在6%以上。但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的問題仍相當突出。要進一步把提質增效放到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融入經濟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本產出率、全要素生產率。
著力加快建設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主體,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現代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人力資源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把科技、勞動力與人才、資本等生產要素組合起來,協同投入實體經濟,必將有力促進企業技術進步、行業供求銜接和產業優化發展。關鍵是把各種要素調動好、配置好、協同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作用,發揮資本、資產、資金支持產業發展的作用,發揮各類勞動者和人才投身于創業創新的作用,協同促進實體經濟和產業體系優質高效發展。
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經過30多年努力,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近年來,“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有力激發和釋放了市場活力。目前,我國市場主體已達9000多萬戶,其中企業約3000萬戶,再加上約2億家庭經營的農戶和城市非工商戶創業者,形成了經濟發展的重要微觀基礎。同時,宏觀調控方式不斷創新,實施正確的宏觀經濟政策,采取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準調控等措施,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現代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體系,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自主決策、自主經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各級政府履行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的應盡職責,從體制機制上保障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發展 建設 現代化 經濟體系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