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PPP模式撬動旅游產業發展新動能
打通融資快速通道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旅游投資消費持續增長,明確提出支持企業通過PPP模式投資、建設、運營旅游項目。
隨后,全國各地積極探索旅游項目PPP模式。安徽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將旅游業培育成為重要支柱產業的意見》,提出創新旅游投融資機制,支持社會資本以股權投資、特許經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參與旅游開發建設;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三五”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提出創新旅游投融資機制,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PPP等投融資模式改革創新;青海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青海省加快提升旅游業發展行動方案》,提出通過旅游產業基金、旅游資產證券化、PPP模式、上市籌措資金等手段,搭建旅游資本運作平臺……
同時,旅游主管部門迅速與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溝通、協商,積極調研旅游PPP項目的實際情況,并與旅游企業、金融機構和投資公司交流溝通,邀請各領域專家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旅游項目投資政策,確定了“PPP模式支持旅游項目”整體思路,為《意見》出臺和務實操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表示,《意見》的出臺正當其時,是對旅游PPP項目的政策指引,外延上,重點強調公共服務屬性;內涵上,重點突出運營為本。這種政策指引和范圍界定把準了脈,切準了地方需求的關鍵點,其中提出的“優先推薦函制度”等很有新意。
趙紅指出,《意見》為旅游PPP項目實施做好了頂層設計,打通了融資快速通道,明確了融資擔保機制,加大了優惠支持力度,并且強化了部門協作、聯審聯評、機制創新等,具有前瞻性。
“《意見》通過良好的頂層制度設計,厘清政府責任和市場機制的邊界,并將其落實為工作制度,既規避了政府兜底項目可能造成的財政負擔和債務風險,又通過嚴格的項目篩查制度和公平競爭制度優選項目和合作方,保障社會資本能夠獲得合理回報,對全國各地旅游PPP項目的實施具有很強的引領性和指導性。”吳麗云分析。
重在落地實現共贏
近日,財政部發布了第四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范項目名單。其中,旅游PPP示范項目數量為27個,投資總額為349.17億元,較第三批入選項目數量增長92.86%,投資額增長54.2%。
“雖然現在旅游PPP項目成功范例越來越多,但是全國旅游類PPP項目還存在著落地難的問題。由于旅游PPP項目前期論證不充分,直接導致項目投融資結構、回報機制設計不合理,并且多數項目的中標社會資本方為資金方和施工方聯合體,具備旅游運營能力的較少,運營能力弱,嚴重影響了項目的回報率。”魏翔分析。
談及下一步怎樣做好旅游PPP項目時,趙紅表示,各相關部門在實際操作中,要提高對旅游PPP項目社會資本方的遴選標準,可以增加“具備同級別景點景區管理運營的團隊和業績”等要求,提升社會資本合作方的運營風險承擔能力,避免重建設輕運營的現象發生。同時,要優先開展存量旅游項目的提升改造,避免同質化,也利于預測市場情況和滿足融資需求。
“可以通過優先推薦函制度、動態評估制度,保證項目和合作方選擇的科學性,從源頭和過程中進行控制,形成項目的良性運轉機制,保障社會資本的合理收益,確保公共利益最大化。通過擔保基金、保險產品等多種金融創新方式,拓寬項目融資渠道,帶動更多金融機構加入旅游PPP項目,保障可持續發展。”吳麗云說。
針對鄉村旅游PPP項目的參與主體問題,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良鋼認為,應對PPP模式下的鄉村旅游項目中,村民、村集體在項目中的法律地位、參與方式、規范管理等進行必要的研究,讓他們真正參與到旅游經營中,最終實現多方共贏。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旅游 項目 ppp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