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清理奇葩證明須用好大數據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對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工作作出部署。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全面清理煩擾企業和群眾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5月24日《北京青年報》)。
近年來,“我媽是我媽”“我是我”之類的奇葩證明飽受社會詬病,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公共部門要求居民提供奇葩證明,深受群眾歡迎。比如,2015年9月,民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門不再向任何部門和個人出具(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2016年9月,公安部等12部門聯合出臺實施《關于改進和規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的意見》,凡是公民憑法定身份證件能夠證明的事項,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證明。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仍有一些政府部門、公共部門動輒就要居民提供各種奇葩證明,刁難群眾,加重群眾負擔,而且損害了清理奇葩證明好政策的善意和公信力。比如,前不久東莞虎門鎮規定學生入學需要提供親子鑒定證明,讓很多家長無法接受和理解。
要真正方便居民辦理業務,減輕群眾負擔,為群眾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必須加大力度進一步清理各類奇葩證明。那么,如何才能全面清理奇葩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避免奇葩證明死灰復燃、卷土重來,并用信息服務好群眾呢?筆者以為,最關鍵的是需要配套嚴厲的問責機制和信息共享的大數據來保駕護航,只靠清理奇葩證明的一紙通知遠遠不夠。
一方面,必須配套嚴厲的問責機制。對于一些政府部門、公共部門以及承擔公共職能的企業、單位仍然要求居民及用戶提供奇葩證明的行為,不能只是批評和道歉了之,應當予以問責和處罰,追究他們的責任。只有提高公共部門刁難居民提供奇葩證明的成本,才能倒逼他們不再偷懶,主動作為,承擔起自主核實信息的工作。
另一方面,必須打破信息孤島格局,建立大數據庫,真正實現信息共享、業務協同。我們一直說“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但目前信息孤島現象仍然比較嚴重,不少部門出于利益考慮,還是不愿意把本部門擁有的信息提供給其他部門,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庫、數據庫不兼容,公共部門沒有辦法根據信息庫核對證明信息,“信息多跑路”無法真正實現。所以,必須打破信息孤島格局,讓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數據庫實現互聯互通、相互銜接,組建起信息共享的大數據庫,公共部門可以直接查詢。只有這樣,才能讓公共部門可以自行核對信息,做到“信息多跑路”,不給群眾添麻煩。
總之,清理奇葩證明永遠在路上,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持之以恒,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才能真正“減證便民”。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證明 奇葩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