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仙游縣:脫貧攻堅一步都不能遲
本報全媒體記者 俞靚 通訊員 鄭志忠
在木蘭溪中、上游,在戴云山脈的東坡,坐落著仙游縣,1835平方公里上,分布著326個村莊。
這里,有75%的山地,15%的耕地,全境分布著“七山一水二田”。因資源有限,貧困制約了這片土地的發展。
這里,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搬遷、健康扶貧經受住了一輪輪考驗,一批批干部與群眾在戰勝貧困中成長,至今決心不退,熱情不減。
經3年的努力,目前,仙游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940戶19758人(國定標準1113戶3556人,省定標準4827戶16202人)已全部實現脫貧。仙游全縣堅定攻堅的腳步,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消滅、一個堡壘一個堡壘攻克,確保全面小康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項都不能丟、一步都不能遲。
守初心、奔小康,用內生力殲滅貧困
9月20日上午,仙游縣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設一個主會場、18個分會場,共2200多人參加。大會表彰了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5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60名,總結經驗,樹立標桿。
會議全面回顧總結三年以來脫貧攻堅成果,既肯定成績、固化經驗,又翻篇歸零、緊盯問題。
據了解,此次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是在仙游縣啟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一周后召開的首場全縣性工作會議,目的就是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確保主題教育高標準起好步、高質量開好局。
回頭看,2016年初,仙游縣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296戶21083人,占全市的67.3%。
三年以來,仙游縣探索出“321”掛鉤幫扶機制、每月19日統一走訪慰問制度、扶貧政策上墻、穩定脫貧新模式、村集體增收新模式等一系列先進做法。
三年時間,全縣共建成產業扶貧基地141個,實現18個鄉鎮(街道)、38個貧困村“鎮鎮有扶貧基地、村村有扶貧基地”,共帶動貧困戶入股1258戶,落實就業863人;累計實施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2995戶11684人;通過代村持股方式,已實現收益433.2萬元;成立仙游縣扶貧促進會,向社會各方募集資金1483萬元,用于扶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一組組數據的背后,是貧窮向小康的轉變。
居住在仙游縣度尾鎮仙竹村的村民陳明林,三年前,他家被評為省定建檔立卡貧困戶。父親肢體殘疾、腦出血,母親患有糖尿病,同時還有子女在學,陳明林陷入無助困境。
仙竹村位于仙游、永春、德化的交界處,是仙游度尾鎮最偏僻的地方。5年前這個村還叫苦竹村,4年前改名為仙竹村。
陳明林的生活也似這村名的變化,由苦化甘。3年來,陳明林陸續享受了醫療扶貧、教育扶貧、造福工程等政策,“我父親享受到了殘疾補助,母親看病吃藥也不需要花大錢,孩子獲得以餐補形式發放的教育補助。同時因為造福工程的好政策,我家蓋了110平方米的新房子,也獲得了4.5萬多元的補助”。
內生的力量,是脫貧攻堅路上必勝的籌碼。陳明林還獲得免費參加公交車司機培訓的機會。如今,陳明林已成為莆田市公交公司客車駕駛員,扣除五險一金后工資達到每月4800元。他說:“政府給了好的政策,我很珍惜現有的一切,在崗位上要做好自己每一項工作、完成每一個細節。”
加滿油、把穩舵,千斤重擔萬人挑
在仙游縣龍華鎮金沙村、郊尾鎮伍獅村、石蒼鄉石蒼村等地,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已擁有穩定的收益,每年的投資回報分紅給當地貧困戶,這是北京莆田企業商會成員捐款投資所結的碩果。以發展光伏發電,達到細水長流的扶貧效果。
“仙游縣貧困人口近2萬人。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的幫助。”北京市莆田企業商會名譽會長張志雄說,早期,商會單純地以金錢資助,但為了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商會改變傳統的扶貧思路和模式,由過去的“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商會組織會員企業深入對接幫扶貧困村實地調研,詳細了解各個村經濟結構和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尋找當地資源優勢,通過增強貧困村自身“造血功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此外,商會還捐款修建“富興路”、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大樓等,從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上,為帶動貧困村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眾人拾柴火焰高,千斤重擔萬人挑。”張志雄表示,接下來,商會將把資本、技術、市場、人才等方面的優勢與貧困村生態、土地、勞動力、特色資源等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做到幫扶目標精準、幫扶方法精準,力求取得實實在在的幫扶效果,幫助鄉親們致富奔小康,讓家鄉貧困地區共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仙游縣瑞容愛心協會,是仙游縣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民間愛心互助平臺。在這場全國性的戰役中,該協會主動融入縣委縣政府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中。
會長林瑞容介紹,截至目前,協會共籌集了愛心善款160多萬元,先后開展助學、助困、助老、助殘等各類愛心公益活動100余場次,受助貧困戶達1000多戶,受助大中小學生1000多人次,為脫貧攻堅當好愛心“擺渡人”。
協會為20多戶病患者家庭發放大病救助金20多萬元,成立瑞容愛心慈善超市,直接服務精準扶貧戶、“三無”人員、孤兒、重殘等城鄉特殊困難對象等。林瑞容說:“這些舉動雖算不上驚天動地,但能在雪中為他們送炭,帶去溫暖與希望,他們就多了一份站起來的勇氣。”
仙游縣委書記鄭亞木指出,當前全縣的扶貧方式已實現由分散實施向整體推進轉變,幫扶力量實現由政府主導向“三位一體”轉變,群眾生活實現由解決溫飽向提高質量轉變;但還要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確保再戰再捷、再立新功。
抓黨建、攻堡壘,脫貧戰也需高質量
仙游全縣326個村(居),其中有38個貧困村是“硬骨頭”。
為切實解決脫貧攻堅存在的突出問題,仙游縣制定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縣領導在遍訪全縣326個村(居),尤其是對38個貧困村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先后召開9場專題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找,認真檢視、找準癥結,認真研究反復討論。
這個過程中,仙游縣始終夯實黨建責任,先后制定出臺《仙游縣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等政策規劃,將黨建促脫貧攻堅納入黨組織書記績效考評、村級干部千分制考評等重點內容,加強督促指導,層次傳導壓力。
自2014年起,每年倒排確定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作為整頓對象,通過“領導包、結對幫、下派抓”, 4年來,全縣共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148個,有力強化脫貧攻堅堡壘。他們創新組織設置,以農村基層黨建區域化為契機,設立了壩下、四金、烏石、賴店、三埔、游洋等6個中心村黨委,建立了21個脫貧攻堅特色黨支部,著力把產業、項目、黨建等優勢向貧困村延伸。
在仙游縣鐘山鎮南興村,村里積極推進村兩委班子建設,發揮黨支部“領頭雁”作用,成效明顯。鐘山鎮南興村黨支部書記蔣鋒隆說,這當中的秘訣是選對路“聚財”。
南興村積極探索“黨支部+N”的發展模式,主動與合作社、企業聯手,探索“村集體+農戶+合作社+企業”利益聯結模式,通過整合農田,種植彩色水稻,打造藝術稻田景觀、油菜花觀賞基地,果蔬采摘等,發展鄉村旅游,并扶持村民發展菜籽油加工等,吸收貧困戶以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資入股村集體項目,每年每戶增收1200元。
“脫貧攻堅,我們永遠在路上”。現在南興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有三塊:政府統籌投資固定年分紅7.98萬元、村里固定投資穩定年收入8.02萬元、農業種植年收入9萬元。2018年,村集體實現創收達25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50元。
有模式,有穩定持續收入,就有更多干勁。
據介紹,下一步,仙游全縣上下將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結合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更加昂揚的攻堅狀態、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立學立行、立抓立改,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關鍵詞:脫貧攻堅一步都不能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