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搬進新家園 開啟新生活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沈麗莉
51歲的鄭九林家住慶陽市環縣白塬村李咀組,全家5口人,僅靠鄭九林一人維持生計,2016年家庭人均純收入只有2700元,是該村名副其實的特困戶。2016年2月20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出的“老鄭家的日子”,就是鄭九林家當初生活狀況的真實寫照。
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鄭九林家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4月17日和2019年6月9日,《焦點訪談》又以“老鄭家的希望”和“老鄭家的春天”為題,用鏡頭和影像記錄了老鄭家易地扶貧搬遷的過程和搬遷后的變化。
說起自己的新生活,鏡頭前的老鄭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
搬出去,是奔向美好生活的歷史選擇;
搬出去,是走向脫貧致富的必由之路;
搬出去,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然抉擇。
甘肅堅持高位謀劃,高強度推進,舉全省之力,通過艱苦奮斗,順利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2016年以來,全省共對49.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截至目前,11.4萬套安置住房已全部竣工,群眾基本實現搬遷入住。大山深處,村民們扶老攜幼,背包挎囊,向自家破舊的祖屋和貧瘠的山地告別。眼神里雖然有不舍,但更多的是興奮和期待。為斬斷窮根,他們毅然轉身,搬離深山。
別了!窮窩窩;
來吧!新生活!
優化頂層設計,確保“搬遷哪些人”更精準
一間間掛在大山褶皺上的土坯房低矮破舊,一個個嵌在深山濃霧里的小村落零星分布,一戶戶世代與貧困抗爭的山里人致富無門,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標簽”:深度貧困村和貧困群眾。
“山是石頭山,插在云里面;田是臥牛田,掛在半山間。”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如今已經搬進宕昌縣山水雅園安置點的楊仙強感慨萬分。
楊仙強家原來住在宕昌縣兩河口鎮山背村,山背村坐落在高半山地區,基礎設施滯后,生存環境惡劣,群眾思想守舊,文化程度較低,屬于典型的深度貧困村,一家人辛辛苦苦幾十年,依舊是“貧困趕不走,小康進不來”。
“山上的苦日子真把人過怕了,看病難、孩子上學難,住房條件差,生活條件落后。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只能靠種莊稼,一年下來收入也只有1萬多元,只能夠勉強維持家用。”交通不便看病難、道路崎嶇上學難、山高坡陡產業起步難、生態脆弱改善生存環境難,“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一方水土承載不了一方人”。
楊仙強正是甘肅易地扶貧搬遷對象的縮影,唯有搬遷,才是破難解困的根本出路!
甘肅是全國最早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省份之一,早在2001年就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為易地扶貧搬遷試點省份。2001年至2015年,全省累計搬遷貧困群眾22.4萬戶111.6萬人。
2015年底,國家對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進行重大調整。甘肅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實際,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全省脫貧攻堅工作的頭號工程和重中之重,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意見》《甘肅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等“1+4”工作方案,圍繞“搬遷哪些人、搬到哪里去、補助多少錢、生計怎么辦、搬后如何管”等關鍵性問題,對“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行系統、全面規范,建立了省級統一領導、市州協調推進、縣為責任主體的易地扶貧搬遷責任體系,為“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
精準再精準,保證不落一人。
甘肅省緊盯居住深山區、生活條件差、就業無技能、增收無門路、就地脫貧難的貧困人口,在群眾自愿的基礎上,以“應搬盡搬”為原則,廣泛宣傳政策,深入調查摸底。對符合條件的搬遷農戶,按照“農戶申請、民主評議、逐級公示、層層審核”的原則,將全省需要通過易地搬遷實現脫貧的49.9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確定到戶到人,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做到有進有出、對象精準。
同時,緊緊圍繞國家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和“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以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為主體,將49.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確需實施同步搬遷的其他群眾納入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做到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按照“一年建設、兩年搬遷、三年穩定”的要求,分2016、2017、2018三年下達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合理確定年度目標和建設時序,明確時間任務節點,確保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設任務,2020年底前搬遷群眾實現穩定脫貧。
直面困難,確保“搬到哪里去”更合理
結合“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甘肅“十三五”需要對49.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在5年時間內實施如此大規模的人口搬遷,在甘肅發展史上前所未有,面臨困難和挑戰也前所未有。
建設規模大,難!滿足搬遷人口需要,要在不足5年的時間內,投入巨額資金建設住房、學校、醫院,以及配套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群眾顧慮多,難!群眾故土難離,擔心多,擔憂多,怕搬出以后生活沒有保障,就業沒有著落,顧慮重重,不想搬,不愿搬,動員搬遷難度極大。
就業壓力大,難!要實現每戶一人以上的就業,需要解決如此之多的就業崗位,并保證穩定的收入來源。
產業支撐少,難!新安置區產業少,無支撐,需要現謀劃、現培育、現招商來發展產業,滿足群眾的發展需求,就像在一張白紙上畫圖。
此外,還要考慮到群眾融入、社區治理等現實問題……
甘肅省委、省政府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重大機遇,懷揣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精氣神,一場規模空前的易地扶貧搬遷大決戰拉開帷幕。
省委書記林鐸強調:“易地扶貧搬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貧困地區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復雜性,認真貫徹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不忘扶貧這個初心,不能偏離脫貧這個目標,聚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深度貧困地區,扎實有力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要尊重群眾意愿,因地制宜確定安置方式和住房建設標準,不能讓貧困戶因建房加重負擔。要加強后續政策扶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幫扶、勞務培訓和輸出、社會保障兜底等配套工作,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省長唐仁健主持召開全省易地扶貧搬遷電視電話會議,直接開到鄉鎮一級,要求各級各部門按照“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要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大力度、更超常的舉措,堅決打贏打好易地扶貧搬遷及后續扶持這場硬仗。
合理選擇搬遷安置方式和安置點是實施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基礎,也是確保搬遷安置和后續發展順利推進的重要前提。
在鎮原縣郭原鄉,群眾爭相細數這幾年鄉村的變化:幾年前,群眾多數住在土窯洞,出行走山間羊腸道,吃水要到溝里去挑。如今,借助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修道路、打水井、建新房、興產業……短短幾年時間,村里的變化翻天覆地。
“山大溝深,住房滑坡,澆地靠雨,吃水靠天”是隴南市武都區坪埡藏族鄉的真實寫照。這里三面環山,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全鄉9個行政村1400多戶,近四成是貧困戶。根據規劃,坪埡藏族鄉將整鄉搬出大山,而舊墩村是全鄉最后一個易地搬遷的村子。
走出大山是好事,但最大的擔憂仍然來自生存。“搬出去吃什么?”這幾乎是每一個面對面動員群眾搬遷的鎮村干部需要解答的首要問題。在一次搬遷動員會上,舊墩村60歲的宗如板和鄉黨委書記羅建軍紅了臉,“我種了一輩子苞谷,你現在讓我下去種花椒,我不搬!”原來,靠種植玉米,宗如板一年能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他擔心搬下山,連這點收入也沒了。
扶貧工作隊決定帶上老宗和其他村民代表到山下的花椒基地實地看看。按照計劃,舊墩村的村民易地搬遷后,也將學習種植花椒,農業部門按照人均2畝耕地,免費提供花椒樹苗和種植技術。心里有了底,老宗和村民們終于同意搬遷。
根據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實施特點,甘肅省因地制宜選擇安置模式和安置區域,充分利用小城鎮、工業園區、國有農(林)場、條件較好的中心村等,采取易地搬遷、整村推進,整體搬遷、插花安置,就近搬遷、改善條件等方式,千方百計解決安置用地難題,實現靈活搬遷。
以武威為代表的河西地區依托祁連山生態屏障保護、石羊河流域治理、黃河調水等工程,以水定地,以地定人,利用國有農林場、新開墾的耕地作為安置用地,通過集中安置和發展設施農業,達到了扶貧開發和生態治理的有機統一;
以定西為代表的中部干旱區和以慶陽為代表的隴東能源基地以就近集中搬遷安置模式為主,依托縣城、小城鎮、中心村、工業園區等進行安置,引導群眾逐步向城鎮有序搬遷,實現梯次轉移;
以隴南市為代表的南部山區實施“依山就勢、改善條件”,通過插花、城鎮化安置等方式,最大程度上解決“人往哪里去、地從哪里來”的問題。
多種搬遷模式的實施,有效解決了用地難題,充分調動了搬遷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了“要群眾搬”到“群眾要搬”的效果。
聚焦脫貧致富,確保“搬后怎么辦”有實招
易地扶貧搬遷不僅要讓群眾“挪了窮窩”,還要幫助群眾“改窮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貧有百樣,困有千種,而不斷推進的易地扶貧搬遷行動,正一次又一次提升著貧困群眾奔向幸福生活的信心。
誰能想到,七八年前黃花灘還是一片黃沙漫天的荒漠。同樣,曾經生活在古浪縣南部山區的1.53萬戶貧困群眾,做夢也沒想到會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大山深溝,在新開墾的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建起新家園。
一處處沙丘推平了,一條條村間道路打通了,一座座蓄水池建起來了,一座座日光溫室和養殖大棚搭起來了……包括富民新村在內的12個易地扶貧搬遷新村和1個綠洲小城鎮,奇跡般地崛起在黃花灘上。古浪縣南部山區11個鄉鎮73個貧困村6.24萬群眾,搬入新型城鎮化社區,徹底告別了“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貧困生活,過上了現在的好日子。
2019年8月21日,心里一直掛念著甘肅貧困群眾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富民新村社區看望鄉親們。習近平總書記叮囑大家,要從發展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想辦法、找出路,讓易地搬遷的群眾留得住、能就業、有收入,日子越過越好。
康君周,就是一位靠日光溫室脫貧致富的村民。“我和總書記握過手哩!”回憶起去年習近平總書記來村里的情景,康君周說,大家都很激動,也很興奮。“以前在山上是‘懶漢種地’,把種子撒進地里,收成多少就交給老天爺了。”康君周說,他家原先在山上有20多畝旱地,養著幾只羊和幾頭豬,平時還擺攤做點小生意,日子過得還行,鄉上動員搬遷時,他還有些猶豫。
“這黃沙窩窩到底能不能過光景?”2016年,往山下搬遷之前,康君周作為村民代表參觀還沒建成的富民新村時,眼前一片黃沙,聽說要種根本沒有見過的溫室大棚,康君周心里更沒底。“總書記鼓勵我們發展產業,我一下子就有了信心。”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富民新村后,康君周不僅領種了一座日光溫室,還租了一座,開始嘗試種西紅柿。
啥時候澆水,啥時候施肥,有了病蟲害咋辦,大棚溫度控制在多少,這些與以前種莊稼不一樣的技術,在縣鄉科技人員的幫助下,康君周都一一學會了。“這種大棚比養娃娃還操心,是個精細活兒。”康君周說,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難題,他家一座日光溫室種出的第一茬西紅柿,就收入了1萬多元。
如今,村有致富產業、戶有增收項目成了黃花灘生態移民區的真實寫照。
2019年3月底,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來到甘南州臨潭縣八角鄉安置點調研,該安置點瞄準了鄉村旅游,依托緊鄰冶力關大景區的資源優勢,扶持貧困戶發展農家樂,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打造成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旅游鄉村,吸引外來游客,增加群眾就業崗位,有效提升了搬遷群眾的經濟收入。村民說:“搬到這里以后,我們就辦起了農家樂,現在也不需要出去打工了。”
定西魯家溝,村干部制作好脫貧攻堅作戰圖,牢牢釘在墻上;平涼涇川縣北部山區,扶貧工作隊隊員將易地扶貧搬遷點作戰圖,每天揣在懷中……
地域相隔數百公里,兩份作戰圖上,描繪的是不同的山川與村莊,勾畫的卻是一個個同樣醒目的紅色標注——易地扶貧搬遷。
一張巨大縝密的決戰圖,在隴原大地鋪開后,一個個富民產業在安置點遍地開花。
關鍵詞:搬進新家園 開啟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