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城鄉醫保碎片化亂象嚴重:參保人“同病不同命”
推進仍緩慢,籌資水平是關鍵
從全國范圍來看,醫保制度并軌任務進展仍然緩慢,何時完成改革至今尚無明確時間表。
2013年4月,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要求,2013年6月底前完成整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職責等。然而,文件發布和限期已過去一年多時間,成效并不顯著。
中山大學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岳經綸認為,當前三項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間既有交叉又有斷裂,管理部門的分散帶來財政重復投入和管理上的相互掣肘;而操作層面的隔閡,使不同的醫保之間難以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此外,參保人在不同的醫保制度之間進行轉移接續障礙重重,往往換了地方一切就得從頭開始。
業內人士認為,居民醫保與新農合有很多相同之處,最具融合的基礎。兩者的自愿參保(參合)、籌資標準、籌資主體等籌資政策基本一致,覆蓋人群的經濟能力、現有保障受益水平也相差不大,兩者并軌管理幾乎不存在政策障礙。而目前包括廣州在內多數地區先期實現的就是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并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最大的難題是籌資水平的差異。城鎮職工醫保在參保政策、籌資模式及籌資水平等方面與其他兩個保險制度的差異較大,特別是籌資水平相差5到7倍。到目前為止,全國還鮮見把三種醫保制度完全并軌的實踐,即使有少數地區把三種制度整合在一個部門管理經辦,也沒有實現基金互通、補償政策統一。
從各試點地區的做法來看,可以有三個經驗可循:其一,三保合一條件不夠成熟,先探討兩保合一,即先將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進行整合;其二,經濟欠發達地區亦可有所作為,比如通過“一制多檔”等制度設計,在政府不增加太多投入的情況下就可以使參保人員得到更多自主選擇權;其三,對于暫時不具備城鄉統籌條件的地區,可探索通過大病救助、引入商業保險等方式提高參保人員、特別是農民的保障水平,縮小城鄉差距。
全民醫保須打破多重利益藩籬
不僅是三保合一,全民統一的醫保制度需要四保合一:也就是多數地區仍在實行的公職人員公費醫療并軌。受訪專家認為,最終建立起全民醫保制度需要打破多重利益藩籬,有賴于更高水平的統籌能力。
不少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都關注到一個怪現象:一邊是百姓看病難、報銷難,另一方面是醫保基金過度結余,也就是說百姓自身籌集的救命錢,有相當一部分不能夠正常使用,而是任其沉睡在銀行賬戶上。
在2014年廣東省兩會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林應武透露,截至2013年底,廣東省醫保基金累計結余1230億元,其中廣州市醫保基金結余約563億元。
個人賬戶金額少,綜合報銷比例低,結余資金比例高,被認為是現行醫保“三宗罪”。受訪專家認為,醫保并軌面臨的最大問題正是資金籌集問題。在醫保基金如此高結余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如何更有效地統籌,通過提高基金收益和利用率來實現更大范圍的參保人受益面。
關注醫保制度的廣東省政協委員孫晗笑建議,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城鎮醫療保險基金統籌方式,提高參保人就醫報銷比例,逐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險保障水平,納入醫保普通門診保障。
岳經綸認為,從宏觀政策層面看,實現城鄉并軌,建立全民醫保制度還需解決實行公共財政支出均等化改革,實現公共財政投入的普遍性、公平性。只有不斷提高財政對非就業居民和農村居民的補助水平,提高其醫療待遇,才能加快推進城鄉醫療保險一體化建設。因此,有關部門要通過立法確保財政對醫療保障支出的長效機制,確立醫療保障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半月談記者 葉前 鞏志宏)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城鄉醫保碎片化 參保 同病不同命 醫療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