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探路十三五 探路十三五
深刻把握“十三五”時期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變化
利益博弈更為激烈,但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國際力量對比趨向平衡。當前,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和規則正在面臨重大調整,各國之間的利益博弈將會更為激烈,利用原有規則促進我國發展的條件發生了深刻改變?,F有的全球治理格局建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之上,其特征是西方主導、大國協調。但隨著新興經濟體發展步伐日益加快,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力普遍增強,必然會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向著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前進。我國提出并正在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得到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積極響應,亞投行、絲路基金等已顯現出積極效果,這些都有利于包括我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引導全球經濟議程,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保護和擴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科技能力比拼更趨白熱化,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為后發國家實現趕超提供了窗口期。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后各主要發達國家著手推進更高起點的“再工業化”;另一方面,以新興經濟體為代表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工業化進程,我國處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境地,發展空間收窄。加之我國要素成本快速提高,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增加,我們構筑在原有比較優勢下的競爭能力正在發生改變。雖然我國現有創新能力不強,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但歷史發展經驗表明,每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都會引起世界各國綜合實力的結構性變化,為后發國家提供有利的趕超窗口期。與前三次科技革命發生時相比,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狀況、制度條件都已大為改觀,只要能順利完成發展模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我們就完全有可能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領航者。
從國內看,雖然新常態背景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傮w而言,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階段轉換。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正在由原來加快發展速度的機遇轉變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機遇,正在由原來規??焖贁U張的機遇轉變為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機遇。
增長速度換擋的同時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進入新常態,我國經濟增長由高速轉為中高速,增長速度換擋不可避免。要正確認識增速換擋現象,并不是經濟發展速度高一點,形勢就“好得很”,也不是經濟發展速度下來一點,形勢就“糟得很”。問題的關鍵在于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誠然,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曾經在我國高速增長過程中發揮過很大作用,但現在支撐發展的條件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再按照過去那種粗放型發展方式來做,是不可持續的。不抓緊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總有一天會走進死胡同。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向集約、從簡單分工向復雜分工的高級形態演進是客觀要求,必須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更高水平的發展,是中等收入國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經的階段,是發揮我國經濟巨大潛能和強大優勢的必然要求。
落后產能不斷淘汰的同時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步伐正在加快。從城鄉結構來看,2015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已達到56.1%,進入了城鎮帶動農村發展的新時期。從區域結構來看,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都在積極尋找比較優勢實現穩步發展,特別是“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的實施,以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進一步優化了區域發展格局。從產業結構來看,積極構建產業新體系,各種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培育了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第三產業的比重快速上升,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三大產業的勞動生產率、科技進步貢獻率不斷提高,升級趨勢明顯。從企業組織結構來看,大企業強小企業多的格局已經形成。當然,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問題,當前我國結構性產能過剩比較嚴重?!笆濉睍r期,我們必須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果斷處置“僵尸企業”,堅定不移減少過剩產能。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堅定地干、大膽地干、扎實地干、精準地干、義無反顧地干。
編輯:阮浩冉
關鍵詞:發展 經濟 風險 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