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胡海巖:世界一流大學目標是吸引全世界優秀學生來此求學
教育在線:高教界似乎有一個聲音,就是希望加快高校分類管理。您怎么看?
胡海巖:根據我的觀察,非綜合性大學的聲音更加迫切。因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最重要的是提升辦學水平和自身特色,而不應是一味強調學科齊全,或強調一所大學進入ESI的學科數量。例如,目前世界排行榜上位居前200名的大學,并不都是綜合性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要避免進入一個誤區,就是把世界一流大學理解為綜合性大學,要求進入ESI的學科數量多。如果按照這個導向,沒有醫學院或生命科學的大學,將很難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985高校”和“211高校”更應該有這樣的責任感,把培養精英人才作為自己的重要使命
教育在線:現在大家都談論“雙一流”,這是否意味著要去除過去“985高校”和“211高校”這樣的標簽?
胡海巖:我認為,建設“雙一流”并不會把原來的“985高校”、“211高校”全部廢掉。這兩類高校經過近20年的建設和發展,不論是辦學條件還是社會影響都比較好,如果簡單廢除無疑是巨大的浪費,也會引起高校之間的無序競爭。這次的“雙一流”建設,要改革的是原來“985高校”、“211高校”身份長期固化的弊端,通過對建設績效進行評估,形成優勝劣汰。
當然,績效評估是指揮棒,其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必須科學。例如,對于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的高校來說,要謀求建設一批高水平學科;而對于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為目標的高校來說,可能傾全校之力建設一個高水平學科。后者重點打造的這個學科,其水平可能會高于前者所建設的任何一個學科。對于這些問題,評價體系都需要有所考慮。
教育在線:現在大家有一種看法,好像單科性、多科性大學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綜合性大學培養的是精英型人才,您怎么看待?
胡海巖:我認為,精英人才并不都出自綜合性大學,各類大學都能培養出精英人才。國家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辦學條件好、育人氛圍全面,培育的精英人才在畢業生中所占比例應該更高些,但多科性、單科性大學也可以培育出精英人才。上世紀60年代,北理工曾是單科性大學,但畢業生中涌現出許多精英人才,如著名雷達技術專家王小漠院士,榮獲了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于生源、師資、辦學條件等因素,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所培養的精英人才比例會高一些,但不排除非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也能培養出精英人才。例如,山東農學院畢業生李振聲院士成長為著名小麥遺傳育種學家,獲得了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我想強調的是,對于連續多年獲得國家重點支持的“985高校”,其生源、師資、辦學條件都相對比較好,這批大學應該把培養精英人才作為自己的使命,應該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北理工近年來本科畢業生中有20%出國深造,有40%在國內深造,還有40%直接就業。對于前兩類謀求深造的本科生,他們的未來發展決定了其需要有堅實的學術基礎;而對于直接就業的本科生,則是對工作的迅速適應性。當然,學校不可能在本科生入學時就區分誰屬于畢業后深造的60%,誰屬于直接就業的40%。我們的做法是,在本科生一、二年級強化寬厚的學術基礎,到本科三年級后開始分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如果學生擬直接就業,可以選擇一些對就業有幫助的選修課。如果學生希望繼續深造,則可以進入教授的實驗室做研究。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胡海巖 世界一流大學 優秀學生 求學 理工大學 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