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真心為空調伸個冤
最近在網上遇見一個問題:“周末待在家中,沒有電腦。兩種電器讓你選其一,你會選空調,還是選WiFi?”據說這問題讓很多人躊躇不決。我看了看窗外盛夏北京的天氣,驕陽似火,天氣報告說是36℃。還有什么可猶豫呢?沒有電腦和手機,我可以讀書、看電視、或者做幾道數學題——只要留在室內,做什么都可以。沒有空調?對不起,高溫會讓我頭昏腦脹,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即便睡覺也是汗流浹背,輾轉反側。
不過,我認為如此美好的空調,在家用電器中,它蒙受的誹謗卻最多。從上世紀70年代起,有些環保主義者就攻擊氟利昂是臭氧層空洞的原因。臭氧層空洞究竟是不是自然現象,和氟利昂乃至空調有多大關系,科學家并沒有明確結論,但這并不妨礙某些人對空調的妖魔化。不過一個事實是,氟利昂在近二十年的使用量是增加的,南極臭氧層卻沒有繼續擴大,而是顯著縮小了。
在臭氧層空洞論之后,還有些人認為:空調是高耗能產品,是人類追求舒適而發明的奢侈品。夏天難道不應該就炎熱嗎?明明蒲扇就能解決的,為什么要追求涼爽呢?這是通過耗費能量,達到反自然目的。此外,還有一些環保人士稱,夏季空調制冷時,設定溫度每提高1攝氏度,就可以節省電力20%;有養生專家說,最適合女性輕體力勞動者的辦公室溫度是25攝氏度;還有人稱最舒適的氣溫是26攝氏度……
在澳大利亞,為了節約能源,老板多會規定“比較溫暖的”最低溫度。溫度由每個辦公室自我掌控,掛遙控器的墻壁上常常會貼有告示,“夏天請保持溫度在28℃以上”。這不是硬性規定,但大家基本上會自覺遵守。美國夏季室內溫度則最高不能超過24℃。國內前幾年也曾經有規定,公共建筑單位夏季室內空調溫度不得低于26℃……事實上,不同辦公場所,人流數量、空調數量、制冷能力、通風條件都完全不同,設定多少度氣溫,意義不大?;蛘?,需要進一步的論證。
筆者倒是認為,節約能源這樣的事情,不妨交給企業家去做。能耗問題本質上是價格問題,消費者最有降低能耗的需求,企業家也最有此能力。現今不同品牌的空調競爭激烈,他們不斷打出環保牌,其實就要是幫消費者省錢,就是在節約能源。環保問題,就這樣通過市場競爭達到目的,其實不太需要政府過多干預。
□菁城子(羅輯思維主編)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空調 環保 氟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