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畢業生遭遇花樣就業歧視 性別家鄉屬相星座成被拒因素
985、 211成固定標簽
如果說先天條件——性別因素導致的不公平,讓女畢業生耿耿于懷,那么是否出自名校,更是讓一些畢業生發出“輸在了就業起跑線上”的無奈感慨。
陳偉昊即將從福建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畢業,他所在的學校目前正在準備著二本升一本的相關工作。他心想如果學校能在他畢業前升成一本院校,他日后找工作或許會順利些。
可現實往往不那么簡單,招聘單位對于求職者畢業學校的要求遠比陳偉昊想象的高。哪怕是在一些校招活動中,他依然強烈地感受到了擋在部分企業與求職者中堅不可摧的“名校壁壘”。
“我參加過在福州大學舉辦的一場校園招聘活動,有很多不同的企業前來招聘。當時,我覺得一家深圳的企業還不錯,只是我人還沒坐下,面試官就問,‘你是985、211高校的學生嗎?’”如此直接的提問,讓陳偉昊吃了一碗猝不及防的“閉門羹”。他坦言:“我連簡歷都來不及遞上去,就被無情拒絕了”。
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17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確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凡校園招聘活動嚴禁發布含有限定院校、性別、民族等歧視性信息。盡管如此,企業依然將是否名校畢業作為隱含的條件。在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中顯示,42.15%的受訪者受到了學校檔次不夠所帶來的阻礙。
其實,非985、211院校不乏有能力的人才,浙江一所高校畢業的顧瑤瑤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不要說在正式就業上有歧視了,單純想拿到大公司的實習資格都很難。“在挑選實習生時,985、211出身的畢業生就具有天然優勢,而對于我這種沒有名校背景的,篩選條件就很苛刻。”顧瑤瑤曾憑借全系第一的績點爭取到了紐約投行實習的機會,而在同期的中國學生中,絕大多數都出身名校。“一開始和名校學生一起工作我也有點犯怵,但真正工作起來,我們都是一樣的。”在實習期間,顧瑤瑤和名校的學生同樣面對著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最后的實習成績不是靠‘拼學校’,而是靠我們實打實的努力和實踐得來的。”
顧瑤瑤也承認,名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確實大部分有“質量保證”,但這不應該成為企業在招聘時區別對待的理由,大公司不能堵死非名校生的就業路,“如果讓我們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我們不一定就比名校的學生做得差。”顧瑤瑤提起了自己曾出國交換的經歷,和她同班的也有國內名校的交換生,還有國際名校的交換生,但在一門英文課程的期中考試中,顧瑤瑤以98分名列第一。“事實證明,如果有相同的平臺,非985、211高校的我們,依然有機會比名校學生做得更好。”
但顧瑤瑤坦言,目前要找到一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確實較為困難,她也不想在院校出身上“低人一等”,她選擇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
編輯:梁霄
關鍵詞:畢業生 就業 歧視 家鄉